全球氣候治理興起與氣候變化問題日益政治化密切相關。對全球氣候治理而言,科學認知、經濟利益和政治意愿是制約國家(集團)在國際合作中立場選擇的最主要因素。在三者相互關系中,經濟利益是核心目標,科學認知是技術性前提,政治意愿是主觀動力。由于在形成政治意愿的過程中必須“統觀全局,在不斷的摸索過程中制定對外政策,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各種不同意見,如哪些形勢判斷最為合理,存在著哪些可能性,不同的選擇可能會導致哪些結果,哪種價值可以用作判斷各種備選方案優(yōu)劣順序的標準”,發(fā)達國家決策者往往會選擇性地利用其掌握的科學理論和技術數據,甚至歪曲事實,爭奪全球氣候治理的科學性話語權,以便確定對其有利的政策選擇。以 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五次評估報告作者人數為例,盡管中國作者的數量明顯增加(分別為9 名、11 名、19 名、28 名和 48 名),但依然無法避免發(fā)達國家憑借其科學評估中的話語權優(yōu)勢,在國際氣候談判中片面使用報告中對其有利的數據和結論,向包括中國在內的發(fā)展中國家施壓。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氣候變化相關科學研究為政治決策者提供氣候變化成因、潛在的生態(tài)、經濟和社會影響以及可供選擇的對策等客觀信息。為了在氣候談判中獲得主動地位,主要國家(集團)均已建立氣候變化研究體系,投入巨大資源開展與溫室氣體減排相關的科學研究、理論創(chuàng)新與技術革新,以在全球氣候博弈中獲得科技優(yōu)勢并確立科學性話語權優(yōu)勢。然而,由于溫室氣體減排之爭實質是未來發(fā)展空間之爭,氣候變化科學的客觀性和中立性正在被政治因素不斷侵蝕和異化。IPCC 建立的初衷是由各國政府的相關科研機構共同參與,為全球氣候變化談判提供主要科學依據,但縱觀其發(fā)展歷程和發(fā)布的歷次評估報告可以發(fā)現,西方國家為控制氣候談判進程與走向,一直意圖主導評估報告的核心內容與主要結論,以體現西方發(fā)達國家特別是歐盟的政治意志。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在減緩與適應的優(yōu)先順序問題、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的分歧問題、資金和技術的提供問題上存在激烈斗爭,究其根源也是因為發(fā)達國家掌握了關鍵的科學數據和技術從而占據了全球氣候治理的科學性話語權優(yōu)勢。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